武科大網訊(記者張虎琛 攝影陳孖川 梁綺琪)5月13至14日,我校黨委組織部、宣傳部、學生工作部、校團委組織125名入黨積極分子赴紅安縣,聯合紅安縣委黨校、團紅安縣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活動。這是我校連續第40年,組織師生赴紅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學校黨委副書記孫國勝、原黨委副書記楊杰,學校機關黨委書記、黨校副校長、組織部副部長鄭娟,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曉敏,黨委學工部部長許立橋,校團委書記劉曉云等出席活動。

孫國勝講話,開展“紅安行”是我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精神的具體舉措,是紅色基因傳承的使命擔當。他強調,“紅安精神”在我校師生中薪火相傳,鍛造了一大批“武科大人”的鋼筋鐵骨。當前我校正在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四十年紅安行”為契機,把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錘煉黨性、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楊杰講話。他回顧了自己在1983年第一次帶領師生赴紅安縣開展主題教育的經歷,重溫了我校自1983年以來,連續40年“紅安行”的積極成效和深遠意義,希望廣大師生牢記以“萬眾一心、緊跟黨走、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為核心的“紅安精神”,并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踐行“紅安精神”。

在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前,學生代表上前敬獻花籃,師生肅立默哀,向革命先烈三鞠躬。鄭娟帶領師生莊嚴宣誓:繼承革命遺志,弘揚紅安精神,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師生們一同參觀了李先念故居紀念園、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師生們細數鐫刻在革命烈士紀念墻上的兩萬多個名字,再次鞠躬默哀。

參觀結束后,孫國勝等師生代表十余人看望慰問紅安縣原宣傳部副部長、90歲的退伍老兵胡耿。胡耿表示,我校堅持40年在紅安開展主題教育,開始最早、堅持最好、人數最多、效果最佳,傳承紅色基因十分扎實。他勉勵青年學子在和平年代也要努力奮斗,繼承發揚“紅安精神”。

13日傍晚,我校師生在紅安縣城將軍廣場開展“紅安行”40周年主題文藝匯演,展現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吸引當地眾多居民駐足觀看。師生們表演了情景劇《鄭位三的故事》、詩朗誦《紅安精神》《鋼鐵淬煉愛國魂 精金鑄就中國夢》、三句半《學黨史 悟黨恩 跟黨走》、合唱《十送紅軍》等節目。當地居民紛紛為我校師生鼓掌。

14日上午,在七里坪鎮楊山河吧,我校師生開展合唱紅歌,走紅軍路,爬紅軍洞實踐活動。下午,師生在七里坪鎮將軍紅培訓基地聆聽“紅安精神”專題報告會,并走訪鄭位三故居,聯合馬鞍山村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參觀長勝街和李先念故居紀念園等,在參觀學習中錘煉黨性。


我校管理學院2021級學生楊淋是入黨積極分子,也是一名退伍軍人,他在走完紅軍路后感慨道:“此次‘紅安行’讓我在實踐中更好地學習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錘煉了黨性!我校主題教育內涵深刻、意義深遠,極大激發了我建功新時代的信心!”

自1983年以來,學校以紅安為基地,不間斷地開展全校革命傳統教育。40年來,學校接受紅安精神教育的學生超過10萬人。紅安已成為學校的一塊精神高地,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課堂、革命教育的特色招牌、主題教育的實踐陣地。
許立橋表示,我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錘煉黨性、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學校早日實現“率先突破,走在前列”的奮斗目標、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和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