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清風 德潤桃李 為紀念教育家孔子而建的杏壇廣場是“清廉之旅”的起點。杏壇是孔子授課講學的地方,甃石為壇,環植以杏??鬃咏K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可謂德潤桃李滿天下,終成“萬世師表”。 第二站:李四光雕像
廉潔奉公 科研救國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字仲拱,湖北黃岡人,曾在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武漢科技大學前身)任教。作為中國現代地質力學的開拓者,他所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幫助中國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他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學家,也是為新中國地質事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他用一生詮釋了“有一種無悔選擇叫國家需要”。
鋼澆鐵鑄 奮發圖強 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是武漢鋼鐵學院。大批學子懷著鋼鐵報國的理想來到鋼院,“我們要學鋼鐵,為國家的富強而奮斗!”他們學習刻苦、奮發成才,在中國鋼鐵工業的建設、發展歷程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學校被譽為“冶金高層次人才的搖籃”。 第四站:黨史長廊
山河錦繡 黨史百年 黨史教育長廊以紅色為基調,以黨的發展脈絡為軸線,用一個個光輝的紅色時間節點,讓師生循著時間脈絡走入百年歷史長河,再現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程。在長廊里打造有廉政教育微陣地,助推清廉文化入人心。
鋼鐵之魂 崇廉尚清 鋼魂,是武科大人百年來堅持傳承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精神是崇廉尚清。在鋼魂精神的熏陶下,武科大人堅持追求厚德博學、崇實去浮,沉靜好學、知行合一;始終秉承著崇廉尚清的精神,勇攀科研高峰,保持學術清廉。 第六站:校友名人園
人才輩出 群星璀璨為新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八位杰出校友:著名建筑學家鮑鼎、近代紡織教育家石鳳翔、中國奧林匹克第一人宋如海、中共一大黨員董鋤平、中共咸寧黨組織創始人聶洪鈞、抗日愛國將領丁炳權、辛亥首義功臣趙師梅、鄂豫皖根據地主要創始人鄭位三。 第七站:張之洞雕像
約法三章 廉潔自律張之洞素性節儉,廉潔自律。赴武昌任總督,張之洞“約法三章”,要求務從簡樸,規定宴會的標準嚴格控制在五簋八碟,不得超標。1890年夏,湖北水勢洶涌,張之洞親赴荊江險段查勘水情、堤工,一路食宿都在船上,不準沿途各地提供服務。 第八站:廉園
風清正氣 崇清尚廉 廉園位于黃家湖校區沁湖之濱,緊鄰綠道,設清風廊、白昊坡、竹廉韻、德政墻四個板塊,以“賞松竹、沐清廉、養心性、育人才”為主題,寓勤政廉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傳統道德教育于景觀之中,實現人、景、廉有機融合,相映成彰。 第九站:圖書館清廉文化會客廳
以文化人 以廉潤心圖書館是校園內集文化傳承、學術研究與廉潔教育于一體的文化高地,內設“三館一展一角”,即“武漢科技大學校史館”“冶金特色文獻館”“張之洞文獻館”“鄭位三事跡展”和“廉政圖書角”,旨在弘揚清廉文化,傳承歷史文脈,啟迪師生心智,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氛圍。 景點十:廉政藝術館
丹青正氣 翰墨清風廉潔文化藝術作品展以“廉潔勤政、廉潔從教、廉潔自律、廉潔修身”為主題,作品涵蓋立志、修德、律己、戒貪、警醒、清正、親民、用人、吏治、交友、治家等內容,包括油畫、國畫、漆畫、書法、工藝美術、公益廣告、漫畫等眾多藝術形式。這些作品通過生動、形象、藝術化的方式弘揚清正、鄙棄貪腐。 第十一站:清廉有為師生之家
服務育人 清廉筑基 師生服務中心是黃家湖校區重要服務與管理平臺,內設五大功能區,秉持“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結”的服務理念,高效便捷地服務廣大師生。中心深度融合清廉教育,辦事大廳滾動播放廉潔微視頻,等候區設立廉政讀書角,積極營造清廉有為師生之家的氛圍。 參觀路線 從黃家湖校區大門杏壇廣場出發,有南北兩條游覽路線。
北區路線:杏壇廣場——李四光雕像——鐵水包——黨史長廊——鋼魂——校友名人園——張之洞雕像——廉園——圖書館廉政文化會客廳——廉政藝術館——清廉有為師生之家
南區路線:杏壇廣場——廉政藝術館——廉政圖書角——校友名人園——廉園——張之洞雕像——鋼魂——黨史長廊——鐵水包——李四光雕像
走進武科大“清廉之旅”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