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武漢科技大學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把開展主題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與中心工作統籌謀劃、一體推進,確保主題教育扎實開展、見行見效。
積極部署 有序有力 把主題教育擺在首位
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并印發具體實施方案,對二級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抓好組織領導、謀劃實施、指導監督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4月14日,學校召開主題教育動員大會
4月14日,學校召開動員部署會,校黨委書記徐雁冰強調,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飽滿的政治熱情、嚴肅的政治態度,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凝聚起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4月26日,學校召開主題教育工作推進會
4月26日,學校召開主題教育工作推進會,要求各單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決策部署上來,按照學校的工作安排,組織開展好本單位的主題教育,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5月15日,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會議,總結前期主題教育工作推進情況,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各單位把主題教育作為一件事關全局的大事,作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各項戰略部署、明確新階段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通過黨員大會、黨支部書記例會、黨支部主題黨日等,對主題教育作出動員部署。
4月17日,城市建設學院率先召開主題教育動員大會,強調要結合學院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努力取得實效。
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學院主題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把“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貫穿這次主題教育全過程,發揮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績實效。
國際學院、理學院、法學與經濟學院和體育學院召開主題教育動員大會,強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省委部署上來,抓好組織領導、注重統籌兼顧、務求實際效果、營造濃厚氛圍,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學校主題教育督導組組建八個督導小組,列席二級單位動員大會,推動主題教育工作部署到所有黨支部、傳達到全體黨員師生,確保二級單位主題教育開好局、起好步。
深學細悟 入腦入心 全面加強理論武裝
學校制定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宣講方案,成立領導示范宣講團、思政課教師宣講團、青年講師團、“雙帶頭人”宣講隊、輔導員宣講隊、許白昊宣講隊,主動謀劃宣講巡講,切實做好各類群體的教育引導。
各單位將“學思想”擺在首位,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專題黨課、輔導報告、舉辦讀書班等形式,引導干部師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

5月5日,舉行校領導讀書班學習交流會
自5月8日起,全體校領導深入所聯系的單位為干部師生講授專題黨課,圍繞“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高校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中汲取砥礪前行的強大力量”“學思想強黨性、奮力推進學校一流學科高質量發展”等主題,與廣大干部師生在黨課中感悟初心,在堅守初心中勇擔使命,進一步明確主題教育的總要求、根本任務和具體目標,推動主題教育入腦入心、走深走實。

4月24日,省社科院黨組副書記、院長劉光遠作輔導報告
堅持把專家輔導報告作為強化理論武裝的重要形式。讀書班期間,學校舉辦三場高質量輔導報告,分別邀請省社科院黨組副書記、院長劉光遠、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喻立平、華中師范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思政處處長李刁為全體中層干部、思政課教師、全體輔導員,系統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主要內容和科學體系,深刻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意義,深度解析五育并舉培養中國式現代化鋼筋鐵骨鋼鐵脊梁的路徑方法。
此外,二級黨組織書記、黨支部書記、思政課教師等紛紛走上講臺,結合單位實際、崗位職責和學習體會,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走深走實。
5月11日,機關黨委舉行主題教育讀書班開班式,邀請省委宣講團成員、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唐忠義教授作專題輔導報告。外國語學院讀書班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主題,開展7次集中學習。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讀書班組織領導班子開展10次集中學習。機械自動化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資產經營公司、后勤保障部、圖書館、附屬天佑醫院、附屬老年病醫院等單位讀書班把改革發展同主題教育相結合,把高標準高質量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要求學出成效,做出實績。
調查研究 走深走實 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學校下發《關于報送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調查研究選題的通知》,面向全校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征集調研選題242個,聚焦學校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束縛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多年不好解決的難點問題、師生員工關注的熱點問題。
學校瞄準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契機,與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等開展座談調研,推動重大科研平臺發展建設;依托上海高績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等專業機構開展數據調研,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
學校邀請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院士來校,就一流學科“四個面向”進行專題指導,組織一流學科建設核心部門及學科帶頭人現場交流調研。干勇以我校一流學科特色方向凝練為例進行剖析,結合當前國家戰略需求,由表及里進行問題分析,幫助確定學科突破的前沿方向,給處級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調研示范課。

4月29日,黨委書記徐雁冰調研安全生產工作
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黨委書記徐雁冰,黨委常委、副校長沈季偉、呂勇,帶隊深入黃家湖恒大文體中心施工現場、南苑食堂檢查安全生產工作,深入一線召開現場會,解決建設中的困難問題。
校長倪紅衛帶隊前往張同存、樊希安創辦的三家企業考察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發展現狀,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雙方就加強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聯合培養人才、促進學生實習就業等深入交流。
各單位貫徹落實學校關于調查研究的部署要求,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單位具體工作結合起來,把調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決策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把黨員干部的主動性、創建性和工作熱忱指引到改革與發展中去,轉變到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上,反映在飽滿的精神狀態上,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解決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管理體系、民生事項等方面的問題。學生工作處在南園“一站式”學生社區舉行畢業生代表調研座談會。學生工作處長許立橋指出,本次座談會就是要傾聽學生心聲,為畢業生辦實事、解難事。離退休黨工委召集我校所有老年社團的負責同志,就老年文體活動開展情況調研座談。
創新形式 豐富載體 推動特色活動出新出彩
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利用校內外紅色基地和學科特色,組織策劃社會實踐、主題黨日、結對共建等活動,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在實踐中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實踐要求。

5月13-14日,干部師生赴紅安開展主題教育
走紅軍路、爬紅軍洞,在紀念碑前致敬先烈、莊嚴宣誓,走訪鄭位三故居,參觀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5月13日至14日,學校聯合紅安縣委黨校、團紅安縣委,組織教師和125名入黨積極分子赴紅安開展主題教育,貫徹落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

4月18日,紀檢干部接受黨風廉政警示教育
校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組織專職紀檢監察干部、二級黨組織紀委書記、紀檢委員前往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湖北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學習,教育引導紀檢干部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當好良好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的引領者、營造者、維護者。
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黨支部與江岸區科協黨支部聯合開展主題教育聯學共建活動,以“黨建引領齊同心 聯學共建促發展”為主題共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聯學共建、實地研學等形式助推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充分利用校內紅色資源,開展實地研學活動,全體院領導、中層干部參觀廉園、校史館、張之洞文獻館,重溫入黨誓詞、追尋先輩足跡。
材料與冶金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聯合開展學生黨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教育培訓。在為期兩天的培訓時間內,除四位主講人授課外,學生黨員還觀看紅色影視,開展小組交流分享,紛紛表示將抓住培訓機會,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擔當青年使命。
管理學院建立“一站式”學生社區黨員服務站,將統籌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推動廣大教師黨員主動深入基層一線,主動對接學生、聯系學生、幫助學生成長,將“一站式”學生社區黨員服務站建設成學生黨建前沿陣地,形成“黨建+社區”的育人工作體系。
化學與化工學院在北園“一站式”學生社區開展“班主任微課堂”,涵蓋科研零距離、競賽面對面、暖心情交流、讀書分享會、職規指導會五個主題,旨在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雙帶頭人”院系黨支部書記張明副教授走進“一站式”學生社區為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講授專題黨課,領學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回顧黨的百年歷史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文化傳承和實踐發展。
藝術與設計學院輔導員趙亞齡走進宿舍為2022級學生開展題為“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主題宣講,用典型事跡展示新時代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機遇,素質過硬、全面發展,勇挑重擔、堪當大任,胸懷世界、展現擔當的優良品性。
學校將主題教育與實際工作“同題共答、同向發力”,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切實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高質量高標準推動主題教育和各項工作雙促進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