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 7月26日,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湖北省復賽現場賽落下帷幕。我校在本屆大賽中表現優異,獲金獎9項、銀獎2項、銅獎9項,并獲優秀組織獎。金獎數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三、省屬高校第一。

大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湖北賽區參賽報名數超過14萬項,參賽人次超58萬,共有來自10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60個項目進入決賽。
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周靜在出席頒獎典禮時指出,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作為原始創新的策源地,要強化支點意識,主動擔當作為,助力更多的創新種子長成參天大樹:一是要練好育人的基本功,深入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到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二是要搭建實踐能力平臺,辦好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等新型人才培養平臺,布局建設跨學科的創新平臺,引導學生在真實實驗項目中提升創新實踐能力。三是要建好協同大生態,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加速聚集校友資源,完善高校創新創業全鏈條服務。
本屆大賽自啟動以來,創新創業學院統籌謀劃,各學院高度重視,積極動員師生報名參賽,全校共征集參賽項目3976個,參與學生達14498人次。為持續提升學校參賽項目的整體水平,創新創業學院進行了系統規劃和精心組織,3月舉辦“沁湖杯”創新大賽,選拔重點項目和團隊,建立重點項目庫。5-6月舉辦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校賽現場賽和金獎排位賽,并開設創新創業訓練營,邀請校內外專家舉辦線上線下講座和輔導40余場,著力提高參賽項目的質量及團隊成員的參賽能力,并多次深入學院開展指導交流。大賽取得的優異成績充分彰顯了我校學生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青春風采,也是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成效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我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推進”的戰略部署,錨定湖北“51020”現代產業集群需求,聚焦“有沒有、敢不敢、能不能”三個關鍵問題,以“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三鏈融合為核心引擎,持續提升轉化平臺和強化創新服務,積極營造科技成果轉化和師生創新創業的優良生態,構建起“跨學科育人-科創實戰-產業反哺”的全鏈條雙創教育體系,為省屬高校服務區域發展提供了創新范式。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由教育部聯合中央單位和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已經成為中國范圍最廣、影響最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盛會。(創新創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