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通訊員羅杰妮 趙士添 周以恒)5月20日,2025紅安縣旅游發展大會暨校地共建大別山文化旅游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在紅安革命老區隆重舉行。我校科學技術發展院副院長任帥一行出席活動,與紅安縣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雙方在紅色文旅融合發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領域邁入新階段。

此次合作源于我校與紅安縣深厚的歷史淵源。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鄭位三同志1922年畢業于湖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武漢科技大學前身),作為我校的杰出校友,其革命精神始終是校地共同的精神紐帶。“鄭位三同志‘艱苦奮斗、一心為民’的精神,正是新時代校地合作的初心所在。”任帥表示。大別山文化旅游創新研究院的成立,旨在系統整理大別山革命老區史料,助力地方政府開發紅色研學路線,通過數字化技術重現紅色記憶,讓大中小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傳承紅色基因。
自2023年5月起,城市建設學院劉偉毅教授團隊便深度參與紅安的紅色文化保護利用與“和美鄉村”研究性實踐,完成《七里坪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研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鄭位三故居陳列布展設計》《鄭位三故里馬鞍山村和美鄉村建設方案》等課題,為當地提供城鄉規劃、建筑設計、文化旅游、研學營地建設等技術支持。“從文化資源梳理到項目規劃、文旅策劃,武科大團隊用專業能力為我們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讓我們放心。”紅安縣文旅局局長羅軍感慨道。研究院負責人劉偉毅表示,“此次校地共建的大別山文化旅游創新研究院,得到了學校、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一步將依托相關專業學科力量,重點深耕紅色資源活化工程、文旅融合創新實踐、鄉村振興等領域和方向。”
作為協議的重要內容,我校將立足在紅安已建的鄉村振興實踐教學基地、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等實踐平臺基礎上,以校地共建大別山文化旅游創新研究院為新起點,鼓勵教師到紅安開展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引導畢業生赴紅安就業創業。科技發展院副院長(正處級)佘春雨強調,“我們不僅要輸送創新技術,更要留下優秀人才。"
后續,學校將依托大別山文化旅游創新研究院,持續助力大別山紅色旅游城市發展聯盟,深化政產學研聯動,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利用,促進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正如紅安縣主要領導所言:“劉偉毅教授團隊有情懷,有擔當,長期扎根革命老區,積極為地方建言獻策。這次合作既是紅色血脈的當代延續,更是新時代校地共贏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