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 10月16—17日,第九屆國際耐火材料研究生論壇在我校舉辦。國際耐火材料研究與教育聯合會(FIRE)主席Chris Parr先生、輪值主席Patrick Gehre教授等專家線上參會,我校副校長馬騰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歡迎辭。論壇匯聚了來自全球9個國家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及青年研究生代表,圍繞耐火材料科技前沿展開深入研討與交流,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材料學科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國際動能。

馬騰在致辭中表示,國際耐火材料研究生論壇不僅是我校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舉措,更是深化國際科研合作與培養交叉學科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徑。論壇旨在為全球青年學者搭建一個開放、前沿的學術交流平臺,激發創新活力。Chris Parr先生與Patrick Gehre教授也在致辭中高度贊揚,指出論壇已從雙邊交流成功發展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學術品牌,成為連接中外學者、促進共同成長與合作共贏的關鍵紐帶。
本屆論壇學術內容豐富,共設六個分會場。來自奧地利、德國、巴西等國的16名海外研究生,與來自武漢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國內高校的9名研究生,聯袂呈現了25場高質量學術報告,內容聚焦耐火材料高效制備、先進表征與數字化應用等前沿方向。論壇的六個分會場由FIRE執行官Sido Sinnema博士、我校金勝利教授、戴亞潔教授等海內外知名專家聯袂主持,確保了學術交流的高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論壇不僅獲得國際耐火材料研究與教育聯合會(FIRE)的官方贊助,更首次設立了“最佳口頭報告獎”。我校材料學部黃奧教授指導的研究生曾凡博榮獲三等獎。
在17日的閉幕式上,先進耐火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武漢)主任李亞偉教授回顧了論壇八年來的發展歷程。他指出,八年來,論壇已累計吸引來自10余個國家、30多所頂尖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百余名研究生深度參與,這已成為我校在國際合作與科研育人領域持續深耕的生動寫照。他同時感謝國際耐火材料研究與教育聯合會為所有參會摘要提供在國際期刊《Refractory Worldforum》發表的機會,為青年學者走向國際舞臺提供了寶貴支持。
該論壇由我校牽頭主辦,依托先進耐火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武漢)、鋼鐵工業耐火材料新技術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承辦。作為推動學校材料學科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平臺,該論壇已在國際耐火材料領域形成廣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