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 4月8日,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陳鵬飛教授應邀蒞臨作學術報告,題目為“太陽爆發現象及其對人類的影響”。理學院院長丁義明教授、副院長王玉華教授、理學院部分導師、研究生及本科生共同參加了此次學術盛會。報告會由丁義明主持。
陳鵬飛以淵博的學識和生動的講述,為在場師生呈現了一場精彩的天文學盛宴。這場學術報告不僅系統梳理了太陽物理研究的百年發展史,更以前瞻視角展現了我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陳鵬飛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天文學研究的樂趣以及太陽爆發現象的科學本質,并重點介紹了太陽爆發對空間環境、航空航天、導航通信、電網等可能造成的災害性影響,通過詳實案例構建起立體認知框架從美麗的極光到加拿大魁北克大停電,從多個跨學科案例揭示了空間天氣預警的重要性。報告中穿插了太陽物理研究及相關的歷史小故事,并與學生開展了充分的問答互動。在解析現代太陽物理時,陳鵬飛以"磁重聯""日冕加熱之謎"等核心概念為切入點,將深奧的磁流體力學原理轉化為直觀的物理圖像。

在問答環節,陳鵬飛就太陽爆發磁聲波模型預測、人工智能在空間天氣預報中的應用等前沿問題作出專業解答。針對有志于投身天文研究的學子,他特別講述了多個著名的天文科學發現的小故事,“每個看似枯燥的數據曲線背后,都可能隱藏著改寫教科書的新發現。”陳鵬飛充滿熱忱的講述,讓在場學生真切感受到科學探索的魅力。
報告結束后,陳鵬飛應邀參觀指導理學院應用物理系相關實驗室,并和理學院應用物理系部分導師在應用物理系會議室就學科的發展進行了會談,與理學院教授李漢林在人工智能在粒子物理和天文研究中的應用展開了深入的交流探討。
個人簡介:陳鵬飛,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2016 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從事太陽物理研究,發表論文160 余篇。擔任世界空間科學委員會E2 分會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員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江蘇省首席科技傳播專家、《三體》電視劇科學顧問。2010年獲得國家杰青基金,2011 年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2017 年獲得亞太地區太陽物理青年成就獎,2022 年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023 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