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 5月15日,我校醫(yī)學部曾燕團隊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發(fā)表了題為“Effects of self-managed lifestyle behavioral changes on cognitive impairment control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study”的文章。

我校醫(yī)學部腦科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張晶晶博士、劉丹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我校醫(yī)學部腦科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湖北省阿爾茨海默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曾燕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碩士研究生劉靜等為共同作者。
該論文闡述了健康行為對認知功能的積極影響,揭示了積極行為調整為所有參與者帶來了更大的認知改善,并為癡呆患者帶來了更明顯的效果。
1990年至2017年期間,中國認知障礙(主要是阿爾茨海默病)造成的生命年損失和死亡人數增加了一倍多。然而,迄今為止,開發(fā)一種強度足以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效且可擴展的降低認知障礙風險方法的努力尚未成功。
本研究結果表明,晚年主動的自我行為管理,尤其是在社交參與、體育鍛煉、認知活動和睡眠等領域,可以誘導認知狀態(tài)的短期改善。基于定量評估的與癡呆風險相關的特定行為調整建議,為公共衛(wèi)生政策實施和個性化自我健康管理提供了有效、有針對性的途徑。
本研究工作獲得科技創(chuàng)新2030重大項目(2022ZD0211600)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2371444、82304172、82071272和72174159)的資助、以及湖北省阿爾茨海默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的支持。(醫(yī)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