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和別人相處起來也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難!”近日,來自桑梓五班的學生李筱雨(化名)在參與戶外心理素質拓展,其間她與同學們組成一個團隊,在多項素質拓展活動配合下,通過團隊活動增進彼此了解,與其他孩子建立同輩關系,學會與他人交流和溝通。
據悉,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夢載星河”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6日啟動為期一周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社會實踐活動。該團隊連續三年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中心小學開展此項工作,通過心理健康講座、心理測評篩查、團體輔導課程、創意手工活動及個別心理訪談等形式,三年來累計服務當地中小學生逾5000人次。

圖為實踐隊隊員為學生開展心理主題講座。李思祺 供圖
武漢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教師賈健宇介紹,此次專項實踐工作聚焦于鄉村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先對每位學生進行心理測評,篩選出超出正常標準的學生進行心理訪談,同時指導實踐隊員們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圍繞“情緒管理”“性心理”“人際關系”“校園霸凌”四大主題,以及戶外心理素質拓展,幫助學生們更好地認識自我、管理情緒、應對壓力。
桑梓五班教室內,實踐隊員涂茜為學生們開展“青少年人際關系——尋找交往邊界感”主題講座,圍繞“什么是邊界感”“如何捍衛自己的邊界”“如何尊重他人的邊界”展開講解,并通過“氣泡空間”“秘密傳球”小游戲,幫助學生們理解每個人都有邊界感且存在差異。

圖為學生們開展“秘密傳球”小游戲 李思祺 供圖
涂茜提到,講話時要考慮到情景和對象,對待好友和陌生人需采用不同的溝通、交往方式,這是健康人際關系的基礎。來自桑梓五班的學生劉敏敏(化名)分享:“我與舍友有因為邊界感不同而發生矛盾的經歷,我會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和朋友好好交流,積極解決問題。”
在戶外心理素質拓展中,賈健宇帶領著桑梓五班的全體學生來到操場,以“同心協力”“烏龜與烏鴉”“大樹與松鼠”等多個熱身活動,以及“一圈到底”“歡樂袋鼠跳”等四個正式活動,讓學生們之間彼此熟悉,培養團隊精神與專注能力。操場上一片歡聲笑語,實踐隊員們在現場輔助孩子們開展活動,應對突發情況。

圖為實踐隊隊員帶領學生開展戶外素拓活動 李思祺 供圖
“夢載星河”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指導老師姜超表示,鄉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匱乏,此次專項社會實踐工作填補了這一塊空白。所有的活動和項目,都瞄準了鄉村留守兒童的痛點,為學校提供學生信息檔案和針對性發展性建議,為鄉村青少年的心靈健康成長護航。(記者 蔣宇駿 通訊員 周文君 王瑩瑜)
http://www.cpwnews.com/content-15-73809-1.html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