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通訊員于民浩) 為深化青年學子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增強文化自信,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創新路徑,6月25日,我校研支團成員于民浩在利川市民族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成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主題系列活動,反響熱烈。

于民浩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概念:“非遺是活態傳承的文化實踐載體,是各民族社區群體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社會實踐、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于民浩強調,非遺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價值,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體現。
在探討非遺的現代傳承時,于民浩分享了利川市民族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創新實踐:食堂將豬肉熏制成風味獨特的臘肉加入菜譜,讓孩子們在享用中喜歡上非遺文化;學校將擺手舞改編成‘非遺課間操’引入校園,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傳承非遺文化。于民浩現場還通過邀請學生互動問答和親自表演等形式,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家鄉非遺的獨特魅力。
研支團成員還積極投入到利川職校土家擺手舞的學習熱潮中,化身為民族傳統文化瑰寶的“傳承者”和“代言人”,親身感受非遺魅力,呼吁大家珍視并傳承這份來自大山的文化記憶。

非遺系列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僅讓廣大師生深刻理解非遺的文化價值和它蘊含的歷史智慧和精神內核,增強文化自信,更促進廣大師生將非遺真正融入現代生活,在新時代煥發璀璨光彩。我校研支團成員將繼續發揚志愿服務熱忱,持續鞏固此次文化傳承活動的實踐成果,推動形成非遺傳承人人可為、人人樂為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