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見習記者周文君 攝影高文帥)6月20日,正值我校資環(huán)學院科普基地開放日期間,來自吉林街小學的57名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這所省級科普教育基地,開展了以“科技筑夢·啟迪未來”為主題的科普研學活動。同學們通過“礦物與生活”“礦物知識競賽”“消防安全宣講”“巖石礦物標本參觀”“水凈化實驗”等系列科普課堂,將科學的熱情點燃。
“翱翔之翼”志愿者陳思新帶來的“礦物與生活”科普課堂從礦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礦物的形成、珍惜礦產資源等方面展開講解,帶領孩子們走進多姿多彩的礦物世界。“礦物知識競答”更是把場內氣氛推至高潮。“這次來的小學生比較多,我們把他們分成三組,便于每個小朋友能有更好地體驗。”科普基地骨干教師祝淑芳說,競答采用得分制激發(fā)孩子們的比賽熱情與團隊精神。“玻璃是用礦物做的嗎?”“我們吃的鹽是一種礦物嗎”“以下哪種是用于制作鞭炮火藥的礦物?”面對科普問題,小學生們利用從科普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快速作答,現(xiàn)場一片熱鬧。

在特色科普系列活動中,三個小組輪換,多方面了體驗“科普實驗”、“礦石標本陳列館參觀”與“消防演練”三類活動。在“電子滅火器演練”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在志愿者的示范下盯著“火源”模擬拔銷、按壓手柄,虛擬滅火劑噴射而出,小學生藍文駿激動地說:“和真的一樣!我學會了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
在“水凈化實驗”科普實驗室,志愿者通過添加水處理藥劑演示泥水變清的過程,孩子們瞪著好奇的眼睛,仔細觀察著水變清的過程。“原來污水里的‘臟東西’能被‘抓起來’!”小學生王仁重攥著實驗燒杯感慨。地質標本陳列館里,更是傳來小學生們的連聲驚嘆。紫色、黃色、紅色的礦物晶體在燈光下折射出光澤,孩子們踮著腳、昂著頭,聽志愿者講遙遠的礦物故事。

吉林街小學黨總支書記羅強表示,這次活動科普基地準備充分,安排緊湊,科普內容和活動形式適合低年級學生,志愿者們專業(yè)知識豐富,工作熱情,能夠讓孩子們從小培養(yǎng)對科學探究的熱情與興趣,以后還會持續(xù)推進大學生與小學生的“聯(lián)動”。
據(jù)悉,資環(huán)學院科普基地主要圍繞礦產資源和地球科學、安全和環(huán)保等學科相關主題開展科普教育,并于2022年被評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小朋友們走進大學校園,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為未來的科學探究奠定基礎。”科普基地主任韓軍總結道。

本次科普活動是2025年荊楚科普大講堂系列活動之一,由湖北省科協(xié)和資環(huán)學院科普基地聯(lián)合舉辦,科普基地教師團隊、“翱翔之翼”大學生志愿者、吉林街小學師生及家長共80余人共同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