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網訊(記者余蔓菲 李周陽 攝影楊欣怡)“手機里有哪些礦石元素?”“沸石為什么能治理污染?”“國家最新的科技成就有哪些?”9月17日,我校資環學院科普基地舉行開放日活動,來自青山區鋼城第一小學六年級師生走進高校,近距離了解科普前沿知識,實踐趣味科普實驗。
在科普課堂上,志愿者從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手機入手,生動講解鋁土礦、黃銅礦、鐵礦等多種礦物在手機制造中的用途,并延伸介紹礦物的顏色、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我鬧肚子醫生開過一種藥叫蒙脫石散!”“我知道,骨折的時候會打石膏!”“鉛筆芯里有石墨!”學生們踴躍發言,積極互動,在“翱翔之翼”志愿者徐勝的引導下,現場氣氛熱烈,掌聲笑聲不斷。
師生們隨后參觀了礦物標本館,該館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礦冶類地質陳列館之一,館藏來自全國各地的珍貴礦石標本近萬件,鋼城一小六(6)班張艾馨得知要來到科普基地,非常激動,她說:“這些礦石都非常漂亮!”現場通過圖文展板集中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航空、量子領域、潛艇、導彈的最新成果。

在特色實驗環節,學生分三組開展實踐操作。在摩氏硬度測量實驗中,志愿者以生活中“木頭比棉花硬”的常識引入,介紹摩氏硬度計的由來與使用方法,并引導學生使用標準礦物標本和硬度筆進行測量。磁選管實驗中,一名學生親自動手將含有磁鐵礦粉的礦漿引入玻璃管中,利用磁場作用,通過水流沖刷,就能實現強磁性礦物和非磁性礦物的分離,他一邊觀察一邊感嘆道:“黑色的物質真的聚集在管壁兩端了!”
現場還設有“電子滅火器演練”環節,在志愿者的示范下,學生盯著“火源”模擬拔銷、按壓手柄,虛擬滅火劑便能噴射而出,提升消防安全意識。
張艾馨家長全程參與了科普活動,看著孩子興奮的模樣,她高興地說:“平時會帶她去科技館,但進入大學實驗室,直觀體驗科技的奇妙還是第一次。”
據悉,今年9月是全國首個科普月,主題是“科技改變生活 創新贏得未來”,我校科普基地主任韓軍表示,科普基地已堅持開展科普教育10年,于2022年獲評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學院礦物資源、地球科學、安全環保等學科優勢,常態化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服務。未來,基地將持續把深奧科學知識轉化為趣味互動體驗,積極發揮高校資源在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方面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