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習記者楊鈺盟 通訊員邱瑞
李誠予,我校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湖北省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截至目前,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 湖北省杰出青年項目基金項目1項、武漢科技大學國家優青培育計劃項目1項、湖北省人才計劃項目1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中科院一區期刊上發表SCI論文32篇。
科研路上攻堅克難
“做實驗非常考驗耐心,我們需要不斷地調整光學儀器裝置中每個配件的組裝。”談到科研路上的困難,李誠予表示,一次實驗往往進行幾天才能獲得一個準確的數據。
從博士到現在,李誠予一直堅持研究光學儀器分析裝置的搭建。在實驗過程中,要通過搭建光學支架、使用透鏡和反射鏡等來調節激光器,在光學平臺上輔助顯微鏡進行成像分析。由于光學配件的組裝需要不斷地根據觀察結果進行調整,一套光學裝置中前一個元件調試完好后,才能進行下一個元件的調試。倘若其中一個元件沒調好,可能導致整個裝置失效,重頭再來。
相較于其他方向的研究,他所做的實驗很難得到數據,常常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沒有什么特別的方法,做這種分析儀器搭建研究,和拼樂高玩具一樣,要一步步進行。”李誠予在日常生活中喜歡拼樂高、高達等模型玩具,他認為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要靜下心來一步一步進行。
近年來,他在研制光鑷技術結合反斯托克斯成像分析儀器裝置、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系統構建熒光生物傳感器、建立適用于活生物樣本分析的功能化DNA生物遞送系統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李誠予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研究型SCI論文32篇,相繼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面上項目及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項目。
培養學生自主創新
“相較于實驗研究,我會更強調閱讀高水平文獻的重要性。”李誠予要求研究生,入學后著重閱讀文獻,每周進行文獻匯報,分析所讀文章的核心亮點、創新點、研究方法、產出結果以及其應用價值等。他認為,科研一定要先了解該領域發表的高水平研究和研究方向。
作為青年教師,李誠予認為,導師的職責在于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后,李誠予會與學生一同討論交流,在學生所做的基礎方案之上,確立具體的研究內容。
“我會盡量以學生的想法為主。他們所提出的方案,是自己閱讀文獻、思考得出的,如果強加上我的想法,反而不利于其后續研究工作的開展。”李誠予說。
在實驗進展方面,他對學生沒有強制要求,只是對學生提出,做好自己的規劃,在計劃的時間內得到所需數據。相較而言,他更重視研究的原理過程。他要求學生,弄清其實驗方案的具體工作流程,了解其內在運行的詳細反應過程,這樣不僅便于他們對實驗設計的理解,也為論文的撰寫打下基礎。
“學生們開展的生物醫學傳感器研究,一般涉及連續的反應過程,我們對它的理解不能僅僅浮于表面,一定要研究透徹。”李誠予強調。他要求學生每人在畢業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有專業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兩篇研究論文。
“李老師在科研方面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與鼓勵。”2021屆研究生賀經緯表示,在他論文寫作沒有頭緒、經常犯錯時,李老師給予了細心指導,幫他理清了文章思路。
腳踏實地做好工作
除了嚴格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文獻,李誠予日常也閱讀大量文獻,同時借助學術公眾號等途徑了解當前的熱點與前沿,關注最新的學術動態,幫助學生提前進行課題把關。
“老師對課題相關的最新進展必須十分關注,學生設計完課題后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做實驗。在這長達半年甚至一年的“真空期”里,就得靠我們老師關注領域里的前沿成果,提前幫學生把關好下一個實驗課題的總體研究框架。”談到閱讀文獻的重要性,李誠予如是說。
剛入職我校時,李誠予作為講師,負責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教學以及研究生的培養,把該做好的事做好是他的工作目標。
“我不會設立今年一定要拿到什么項目、發表什么論文之類的計劃,把手頭上的事情都做好,取得的成果大家都能看見。“李誠予入職后申報了湖北省人才計劃并順利通過,被評定為副教授,而后因科研成果豐富,破格申報成為教授。
在發表大量SCI論文后,他對于論文的撰寫有了自己的理解與方法。“發表論文的過程也是與審稿人博弈的過程。“他認為,審稿人提出的意見是提高文章質量的重要環節,投稿人要在此基礎上完善實驗數據,提升論文的寫作水平。同時,李誠予在論文寫作時,常常琢磨如何用多種英文表達方式寫同一句話,從而鍛煉自己的多樣化寫作思維。
“李誠予擁有扎實的專業學識,始終走在科學研究領域前沿,以高水平科研支撐高質量本科教學,是學院優秀青年學術骨干的代表。”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玲教授評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