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武漢科技大學理學院立足鋼鐵冶金特色高校定位,將課程思政理念深度融入數學教育教學各環節,構建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體系,在培養創新型數學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出獨具特色的實踐路徑。
鑄魂育人 構建“五位一體”思政引領體系
為破解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主動性等問題,學院以課程思政建設為抓手,從“學、研、賽、用、傳”5個維度構建起閉環式思政引領體系。
在“學”中明方向。學院組織教師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展開深入探討,明確地方特色高校創新型人才數學素養培養目標:既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數學理論,也要培養其科學認知意識、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觀和科技報國使命感,為思政融入課堂筑牢基礎。
在“研”中挖內涵。學院鼓勵教師立足數學學科特點,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教師團隊積極申報各級思政教學研究項目,撰寫數學課程思政案例,推動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精準結合。其中,“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獲批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
在“賽”中促提升。學院以競賽為催化劑,組織教師參與“思政案例設計”“思政教學設計”等賽事,以賽促建、以賽促改。在教育部大學數學課程群虛擬教研室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評選中,獲特等獎、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在“用”中踐使命。學院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通過案例教學等方式,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國家發展、社會需求相結合。在“分數階傳染病動力學模型研究”等“大創”項目中,培養學生服務國家公共衛生事業的責任感。
在“傳”中擴影響。學院發揮湖北名師工作室、校級樣板黨支部引領作用,通過“傳、幫、帶”機制輻射帶動教師參與思政建設,依托“高等數學課外輔導”公眾號傳播理念與案例,擴大宣傳覆蓋面。
強師賦能 打造高素質思政教學團隊
學院通過黨建引領、示范帶動、能力提升等舉措,為思政教育高質量實施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發揮支部堡壘作用,強化思政引領合力。學院充分發揮校級支部工作室、樣板黨支部的示范作用,以“理學院數學教工黨支部”(獲批武漢科技大學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項目)為核心,通過專題學習、研討交流等形式,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
深耕課程思政研究,提升育人能力。學院深耕課程思政研究以提升育人能力,在強基班、產業班、英才班等開展特色教學,鼓勵教師投身思政教學研究,多項相關項目落地,發表多篇教學研究論文。學院獲批校級教學改革與實踐專項研究項目“新工科專業高等數學思政課堂教學研究”,為課程思政實踐提供研究平臺。
培育思政教學名師,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學院注重挖掘和培養思政教學骨干,鼓勵教師在思政教育實踐中探索創新。多名教師成為湖北名師工作室、省級教學團隊的核心成員,2名教師獲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大學數學和研究生數學類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形成了“名師引領、骨干帶動、全員參與”的思政教學格局。
碩果飄香 思政引領成效顯著
在“思政引領”的理念指引下,學院思政教育成效顯著,形成“思政育魂、專業賦能”的良性循環。教師教學成果豐碩,在教育部相關評選中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高等數學A(二)”等課程成為校級典范,獲批教學改革專項,為思政與工科融合提供新思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獲批省級線下一流課程。學生思政素養與專業能力協同提升,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屢獲佳績,多名本科生發表論文、獲批專利,實現“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價值塑造”的統一。
武漢科技大學理學院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初心,將思政教育融入數學人才培養的各環節,培養了一批兼具數學素養與家國情懷的創新型人才。未來,學院將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推進思政教育創新,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更多“數理力量”。(陳貴詞 劉云冰 曲峰林)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9c6b44b12222425a93b8978691069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