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胡安祺 江歡
呂好,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19級環境工程本科生,2023年校長獎章獲得者。2021年榮獲校特級獎學金和“優秀學生標兵”,榮獲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家級銅獎等國家級獎項4項、省級獎項5項、校級獎項10項,并發表實用新型專利一件。目前,呂好以綜合學分績點第一的成績成功保研至華南理工大學。
專注當下 不負韶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懷著對經濟學的熱愛,呂好在保證主修專業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前提下,輔修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大三要搬去我校青山校區,而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課程需要在我校黃家湖校區上,因此呂好每次上課都需要輾轉兩個校區,不過憑借著對輔修專業的熱愛,呂好堅持學習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課程,收獲了寶貴的經濟學知識。
除了對學業的熱情,呂好還有很好的時間把控和規劃能力。在每一個新學期的開始,他都會設立績點和競賽的目標,接著根據如何實現目標做出大綱,將計劃詳細落實到每個月每個周。他表示這樣做可以讓自己明確自己的完成進度,及時獲得正向反饋,從而激勵自己更進一步的完成目標。
在課程學習方面他也毫不懈怠,一直貫徹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針對不同科目進行微調。不過總體上以預習、自學、寫題、聽課復習四個階段為主,在前三個階段通過自主學習搭建一個不太完善的框架,“看老師講的和自己理解的是不是一樣的。”呂好表示,盡管自己以及了解知識點,上課也不能松懈,重點聽自己不懂的,完善自己的框架。
在平時的學習中,他也經常將考試資料整理好分享給身邊的同學,主動幫助同學解開學習上的疑惑,帶動大家一起進步。
他不僅個人學習優異,還努力帶動學院學習氛圍。在2020-2022年,呂好擔任資環學院學習部部長,統籌規劃資環學院各類學科競賽,密切聯系學院各年級,盡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作為學習部部長,他樂于給部員們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常常以“過來人”的身份提醒他們:“英語在大學里很重要,千萬不要一上了大學就把它丟掉。”
團結競賽 分享經驗
團結拼搏,目標一致是成功的關鍵,在競賽隊伍中,共有六位本科生,其中四位成功保研。呂好表示:“我們都有保研的目標,因此我們團隊整體的氛圍都是積極向上,遇到問題大家也不逃避不推卸,一起解決。”
在“互聯網+”比賽期間,他們時間緊急,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證項目順利進行,線下共同作業是最好的選擇。每天晚上六點到十一點半,呂好團隊一下課就會到學生活動中心去一起集中做項目。呂好作為團隊負責人,他除了負責自己的任務,也常常在隊友沒有完成工作時,陪伴隊友完成工作,甚至到凌晨,成為他們團隊最堅強的后盾。最終,在呂好團隊不懈的努力下,他們也收獲了“互聯網+”省級銀獎的好成績。
他還曾受邀去管理學院的“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競賽講座上分享經驗,強調路演和PPT都是比賽中重要的一環,建議比賽PPT要圖文并茂,邏輯清晰,生動有趣,主題明確,盡己所能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熱心公益 貢獻自我
“我想在大學生活中不斷試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多了解社會、鍛煉自己。”在2020年7-8月呂好在宜昌市生態環境局枝江分局進行了一個月的實習實訓。在疫情期間,呂好參與了“莫朗日康云支教”志愿活動。
呂好連續三年參與湖北省大學生“與綠同行”微公益環保大賽,關注于空巢老人口罩佩戴、光催化材料以及碳中和知識的科普,并作為負責人帶隊兩次獲得該比賽省級三等獎,同時獲得“湖北青年環境友好使者”的稱號。
當被問到為何會進行空巢老人口罩佩戴的科普時,呂好表示他們團隊在網上看到許多相關的報道,并且通過調查他們發現很多空巢老人不了解口罩佩戴更換時間和原則。“老人是易感染體質,他們卻沒意識到這種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后果,這令我無比的擔憂。”呂好痛心道。經過團隊內部討論,他們決定通過空巢老人口罩佩戴的科普讓老人知道如何正確佩戴口罩,減少病毒的傳播。
呂好帶領團隊錄制了口罩正確佩戴的視頻,并在資環學院附屬的養老院進行了一系列的推廣,同時他們還為養老院帶去了一些基礎藥物和口罩。“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到他們。”呂好表示。結果證明他們的的努力是有效果的,養老院中的老人們了解并掌握了口罩的正確佩戴方式。此次活動為保護老人們的身體健康、防范病毒傳播做出了良好貢獻。
“呂好學習很刻苦,他在團隊中也總能起好帶頭作用,協調好團隊之間的關系,具有很強的工作能力。更難得的是他在生活中又十分的低調,不張揚,總是默默的做好自己的事情。”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19級本科輔導員袁文杰高度評價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