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段夢佳 胡晨陽
“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四年求知路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回響。”侯廣亮,中共黨員,材料學部2021級冶金工程專業學生,2025年“校長獎章”獲得者。
三年間,他先后榮獲國家獎學金,多次摘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級獎學金;獲評優秀學生標兵、優秀學生、優秀共青團員等稱號;在學科競賽中斬獲11項國家級、9項省級、12項校級獎項。目前,他以專業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保研直博山東大學。
頑強拼搏:從競賽新手到競賽達人
回顧三年競賽歷程,侯廣亮用“大一嘗試、大二積累、大三收獲”總結。他介紹,三年里共參加近40場比賽,獲獎32項,其中擔任隊長的28項。學校要求學生畢業時創新創業學分達3分,他卻累計獲得105.5分。
大一課程繁重,無人指導的他只能自行摸索,午休時搜集競賽視頻學習賽制與技能。“企業模擬大賽”是他的首戰,最終以個人之力斬獲省級三等獎。“當時挺開心,也有了挑戰更難比賽的信心。”他說。
此后,他每日瀏覽創新創業學院官網尋找賽事,最忙時一個月參與五六個比賽,常靠晚睡早起擠時間,僅在時間沖突時放棄個人賽、專注團體賽。
“以賽促學對我來說不是空泛口號。”從大一開始,他利用寒暑假學習數據分析、可視化技術,練習Matlab、Python、Visio、Origin等工具,為比賽查閱文獻、鉆研方法,每日學習三四個小時。
最難忘的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為全身心投入,他請假專研3天,完成編程、建模、論文后還主動協助隊友,“最后3天僅睡16小時”。參加“模擬煉鋼——軋鋼大賽”時,他一周內模擬操作30余次(單次30分鐘),在不區分本碩的校賽中以第一成績晉級國賽并獲三等獎。
三手抓:學業、科研、學生工作齊頭并進
“大一時我就下定決心要拿獎學金和保研名額!”侯廣亮課上專注聽講,課后通過網課、PPT復習,47門課程獲滿績。大一上學期年級前25的排名,更堅定了他的目標。
考試前兩周是他的“重點攻堅期”:先將課本“讀薄”繪制思維導圖,再“讀厚”補充細節,反復記憶;整理錯題直至知識點徹底掌握。他坦言:“很感謝班主任劉昱老師,亦師亦友的陪伴讓我更有保研信心。”
大二暑假,他加入劉昱課題組,利用假期駐實驗室做實驗,開學后持續參與科研,大三下學期以第二作者在《鋼鐵研究學報》發表論文。
大二時,班里無人愿任班長,他主動擔責至今。開班會、收表格、發作業、協調考試……他從不覺繁瑣;對掛科同學,他多次提醒重修、帶辦手續、分享筆記,用行動傳遞溫暖。
自立自強:用奮斗減輕家庭負擔
“爸!我成功保研回山東了!”電話里,侯廣亮激動地向家人報喜。他來自山東濟寧農村,高考后便用積攢的壓歲錢承擔學費,“我多省點,父親就少辛苦一點。”
大學三年,他靠獎學金、競賽獎金支付每年近8000元的學費與住宿費,未向家里要過一分錢。“父母雖不善言辭,但過年總在親戚面前夸我,這讓我更堅定努力的決心。”談及直博選擇,他說:“博士補貼更多、時間更短,我想早點為家里分擔壓力。”他計劃博士期間自擔學費與生活費,延續這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