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習記者張藝軒 通訊員余金桂
“永遠不要等,凡事想做就去做,既要敢想更要敢干?!边@不僅是陳實的座右銘,更是他大學三年奮斗軌跡的真實寫照。近日,我校法學與經濟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的陳實,憑借專業第一的績點、連續三年斬獲特等獎學金的卓越表現以及沉甸甸的競賽獎項,成功保研至暨南大學。
人如其名,一個“實”字,既是他名字的注腳,也貫穿了他大學三年的奮斗軌跡,最終成為他叩開理想學府大門的那把金鑰匙。
以務實,破迷茫之局
2022年,當陳實收到行政管理專業的錄取通知書時,內心充滿了失落。作為一名理科生,他填報的志愿是計算機與自動化,最終卻與一個陌生的文科領域不期而遇?!氨绕鹄碚撍急?,我更習慣用數據說話?!彼寡?,自己曾一度感覺與新專業“格格不入”。
轉折發生在大一學年結束后。一整年系統性的課程學習,讓陳實心中迷茫的堅冰逐漸融化。他不僅發現了行政管理學科的社會價值,更找到了與個人興趣的契合點,由衷地感嘆:“這個專業其實很適合自己?!?/p>
自此,他的身影便定格在了教室的前三排。目光始終追隨老師,思維時刻保持活躍,每當有提問,他總是第一個舉手回應。這份專注與熱忱,不僅讓老師們對他印象深刻,更化為他成績單上亮眼的數字——大一績點3.81,大二3.76。優異的成績,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保研”的種子。
大三伊始,保研目標正式確立,陳實的奮斗節奏驟然加速。他主動聯系專業老師,加入其科研項目,彌補實踐短板。整個大三學年,他的生活被簡化為宿舍、教室、食堂、圖書館之間的四點一線,幾乎所有課余時間都投入到學術與競賽中。這份極致的投入,為他換來了4.0的滿績神話。
當身邊同學紛紛轉向考公或就業時,他穩坐“釣魚臺”,沒有絲毫動搖。在海量的院校信息中,他精準錨定暨南大學。“暨南大學是知名的沿海僑校,能極大拓寬我的國際視野;我的研究興趣是數字治理,而粵港澳大灣區的鮮活實踐,正是最好的研究富礦?!弊罱K,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與清晰的學術規劃,他在預推免復試中脫穎而出,成功上岸。
善用“海綿時間”,“踏實”錘煉硬本領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濒斞傅倪@句話,被陳實體現在大學生活的每一天。他身兼數職——校團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學院朗誦隊成員、年級助管、班級團干……卻總能游刃有余。大二時,他的志愿時長就已突破200小時,斬獲優秀青年志愿者、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榮譽。
面對學業、競賽與學生工作的“多線作戰”,陳實將日歷、番茄鐘等時間管理工具化為利器,制定出精細到每日、每周的任務清單。每晚睡前復盤,提前規劃,讓他在繁雜的事務中始終保持清醒。大學三年,游戲與他絕緣,取而代之的是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躍升。
大二那年,當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的備戰與期末復習周迎頭相撞,壓力空前。即便連日通宵備賽,他依然有條不紊,與團隊分工協作,最終不僅將省級銅獎收入囊中,期末考試亦名列前茅。
屢敗屢戰不放棄,“實干”助他渡難關
保研路上,最難忘的是夏令營和預推免申請那段被“石沉大?!钡慕箲]包裹的時光。當身邊同學陸續收到好消息,而自己的申請卻杳無音信時,他一度陷入自我懷疑:“是不是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但他沒有任由焦慮吞噬自己,而是迅速切換到“解決問題”模式?!芭c其糾結過去,不如趕緊調整?!彼潇o地復盤目標院校,對比自身短板,逐字逐句地優化個人陳述與文書材料,然后繼續投遞。“當時就想著,多投一次就多一次機會,只要沒放棄,就還有希望。”正是這份不言棄的“實干”,讓他最終握住了來自暨南大學的橄欖枝。
相似的考驗,在大二暑假的實習求職中也曾上演。起初,投出的簡歷全部石沉大海,但他沒有氣餒,反而將每一次失敗都視為一次學習。他深入研究企業需求,在簡歷中有針對性地闡述自身特質如何賦能企業發展,最終成功收獲了字節跳動、京東等多家知名企業的實習offer。
兩次“觸底反彈”的經歷,讓陳實對“實干”的理解更為深刻:它不僅是埋頭苦干,更是抬頭看路,是精準地補齊短板。理科思維讓他敏銳地意識到,作為文科生,必須打破專業的壁壘,鍛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他主動自學SPSS、Stata等數據分析工具,積極投身新興領域的實習探索?!爸挥邪延布寄芫氃鷮崳拍茏屪约翰豢商娲矠槲磥淼难芯恐反蛳聢詫嵒A?!?/p>
“該學習的時候,就要專心學好。”這是陳實始終堅守的樸素信念。他不隨波逐流,不焦慮內耗,只是保持著自己的節奏,一步一個腳印地把想法付諸行動。這把名為“實干”的鑰匙,不僅為他打開了理想學府的大門,也必將為他開啟更廣闊的人生風景。